近年来,天津市充分发挥天津港、自贸试验区、国家级经开区等重大平台开放创新优势,利用雄厚的产业基础,做实深度融入和服务文章,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质量水平不断提升。
一是货物贸易实现较快增长,结构优化趋势显著。2024年天津对上合组织25国进出口达895亿元,同比增长21.9%;2025年1至7月,进出口占天津外贸比重提升至11.3%。出口表现尤为亮眼,船舶及浮动结构物出口45.9亿元,同比激增434.9%;海工平台出口42.2亿元,实现4倍增长,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新引擎。
二是贸易主体队伍持续壮大。2025年1至7月,天津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有贸易实绩的企业4229家,净增247家,增长6.2%。市场布局更趋多元,对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分别增长14%和31.4%;对卡塔尔、科威特等海湾国家进出口增幅超400%,展现出多元化市场布局成效。
三是平台建设加速推进。今年以来,依托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谋划建设“中国——上海合作组织口岸经济合作中心”,优选与上合组织国家有贸易及产业合作基础的企业机构,按国别建设口岸综合服务厅。蒙古国厅已建成运营,俄罗斯厅、哈萨克斯坦厅、柬埔寨厅进展顺利,乌兹别克斯坦厅已签约确定建设。该中心预计三年内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,孵化1个上合组织贸易结算中心,承接上合组织国家在天津市每年约750亿元的进出口结算,每年带动天津口岸新增进出口30亿元。
四是服务贸易与数字经济成为新增长点。2024年天津企业承接上合组织国家服务外包执行额达16.5亿美元,增长3.3倍,工程管理、工业设计等领域表现突出。津品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落地乌兹别克斯坦丝路电商项目,线上平台汇聚近2000余个制造企业,首期1000平方米海外仓投入使用。
五是双向投资势头强劲。截至2025年7月,上合组织国家在津累计设立企业503家,实际使用外资10.4亿美元。沙特在津投资达8.1亿美元,中沙(天津)石化2024年营业收入242.2亿元。天津企业“走出去”步伐坚定,截至2024年,累计对外投资24.27亿美元,其中TCL中环在沙特投资8.32亿美元,在海外建设晶体晶片厂。天津市泰达控股在埃及建设、运营的中埃·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有近200家企业入驻,实际投资额30亿美元,累计销售额53亿美元。